机械工程
Mechanical Engineering
(学科代码:0802)
一、学科概况
本学科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覆盖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和车辆工程4个二级学科,建设有江苏省工业装备数字制造及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数控专用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教学平台。
本学科多年来不断拓展学科研究领域,与控制工程、工业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交叉形成具有特色及优势的研究方向,在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智能优化设计与结构轻量化、状态监控与智能运维、工程机器人等专业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在国内行业内已形成重要影响。
二、培养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 人为根本,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主线,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高尚思想品德、严谨治 学态度、富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
在机械工程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本学科相关研究方向的学科知识,并能熟练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科学问题。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当具有一定的学术素养和学术道德,以及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合作精神。能够胜任科研,科技开发及教学工作。具有国际视野,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三、培养方向
(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2)机械设计及理论(3)机械电子工程(4)车辆工程
四、学习年限和学分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总学分最低要求为28学分,其中课程学分24学分(公共学位课程10学分,专业学位课程6学分,专业选修课4学分,公共选修课4学分),参加学术讲座/报告(至少15次)2学分,学术实践2学分。
对于同等学力或转专业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所读学科的大学本科主干课程(不少于两门),补修课程只记成绩,不计学分,但应列入个人培养计划。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原则上在1年内完成。
五、课程设置
 
  
   
    |  类别  课程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英文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学期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 学位课 | s001021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Introduction to Natural Dialectics | 1 | 16 | 1 | 3学分 | 
   
    | s001037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与实践 | Theory and Practice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 2 | 32 | 1 | 
   
    | s001008 | 学科科技英语写作/实用英语写作 | Academic English Writing/Practical English   Writing | 2 | 40 | 1、2 | 3学分 | 
   
    | s001009 | 综合英语 (六级≥425分可免修) | Comprehensive English | 1 | 20 | 1 | 
   
    | s001040 | 中国概况 (留学生课程) |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China | 2 | 32 | 2 | 6学分 | 
   
    | s001041 | 综合汉语(一) (留学生课程) | Comprehensive Chinese I | 2 | 32 | 1 | 
   
    | s001042 | 汉语听力与口语(一) (留学生课程) | Chines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I | 2 | 32 | 1 | 
   
    | s071001 | 高等工程数学* | Advanced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 4 | 64 | 1 | 4学分 | 
   
    | s001025 | 矩阵论 | Matrix Theory | 2 | 32 | 1 | 
   
    | s001029 | 数值分析 | Numerical Analysis | 2 | 32 | 1 | 
   
    | 专业 学位课   | s072056 | 现代设计理论* | Modern Design Theory | 2 | 32 | 1 | 6学分 | 
   
    | s072037 | 现代控制理论 | Modern Control Theory | 2 | 32 | 1 | 
   
    | s072038 | 信号处理 | Signal Processing | 2 | 32 | 1 | 
   
    | s072057 | 先进制造理论与技术* | Modern Manufacturing Theory &   Technology | 2 | 32 | 1 | 
   
    | s072065 | 机械动力学(全英文) | Mechanical Dynamic | 2 | 32 | 2 | 
   
    | 选修课 | 专业 选修课 | s073063 | 现代数控加工技术 | Modern NC Process Technology | 2 | 32 | 2 | 4学分 | 
   
    | s073081 | 先进传感与监测技术 | Advanced  Sensors and Monitoring Technology | 2 | 32 | 1 | 
   
    | s073069 | 汽车空气动力学 | Automotive Aerodynamics | 2 | 32 | 2 | 
   
    | s073082 | 系统辨识与建模 | System Identification and Modeling | 2 | 32 | 2 | 
   
    | 公共 选修课 | s004001 | 信息检索 | Information   Retrieval | 2 | 40 | 1 | 4学分 | 
   
    | s004002 | 日语 | Japanese | 2 | 40 | 2 | 
   
    | s004003 | 英语口语 | Oral English | 2 | 40 | 2 | 
   
    | s004004 | 综合能力提升工程 | Comprehensive   Ability Promotion Plan | 2 | 40 | 1 | 
   
    | s004008 | 中国传统文化 |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 2 | 32 | 1、2 | 
   
    | 必修 环节 | 学术讲座/报告 |  | 2 |  |  | 4学分 | 
   
    | 学术实践 |  | 2 |  |  | 
   
    | 备注 | 注:专业选修课可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结合科研题目的需要,可以在全校所有的课程中自由选择。 | 
  
 
 
 
六、必修环节管理
1.学术讲座/报告(2学分)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至少十五次校内外学术研讨活动,其中至少五次为研究生院统一安排的学术研讨活动,至少2次为人文美学素质类讲座,其它由各学院安排,总数至少达十五次者才能取得讲座/报告 2 学分。
 - 学术实践(2学分) -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参加研究生科技论坛、研究生暑期学校、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大赛、高级别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或国(境)外交流访学、劳动实践等学术实践活动之一,以及参加校园阳光长跑、体育运动会等活动,才能取得学术实践 2 学分。 - 七、学位论文 - 1. 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 学位论文基本要求详见《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编)。 
- 论文开题 -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在课程学习的同时,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后确定研究课题,写出选题文献综述,在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开题。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的要求详见《南京工业大学关于研究生开题报告的要求》。 
- 论文评阅与答辩 -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修满规定学分,可申请答辩。论文具体评阅与答辩要求详见《南京工业大学硕士论文答辩、评阅及学位申请工作细则》。 
- 学术成果要求 -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术成果要求要求详见《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科研成果考核办法》。 - 八、毕业和授予学位标准 - 毕业和授予学位标准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