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科学与工程
Safe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学科代码:0837)
一、学科概况
安全科学与工程是安全科学基础理论和安全工程技术与管理以及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专业和范畴的总称。主要学科方向包括:揭示安全客观规律并提供学科理论、应用理论和专业理论的安全科学;保证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生命及健康得到保障、身体及设备财产不受到损害且提供直接与间接保障的安全技术;综合运用系统论、运筹学、概率论、决策论、数理统计、控制论以及安全科学理论等知识,研究安全系统的分析、规划、设计、组织、管理、评价与控制等问题的安全系统工程;为实现安全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和环境等各种资源过程的安全与应急管理等。
南京工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是研究现代城市与工业生产,特别是化学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生产中的安全技术与管理的学科,是由多学科交叉产生的一门新兴综合学科。本学科的基础是与安全科学技术有关的工程数学、力学、物理、化学、燃烧学、爆炸学、传热与传质学、相似理论和模拟方法、安全学原理等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本学科重点针对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领域,主要交叉领域涵盖公共安全、工业安全、消防安全、土木安全、城市安全等行业乃至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二、培养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主线,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高尚思想品德、严谨治学态度、富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
在专业人才方面,培养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与评估、高等教育教学,或承担安全管理与监察及其它相关专门技术工作的高级人才。
在业务能力方面,具备应用一门外语熟练阅读本专业书刊和初步听说能力,可用外语撰写论文摘要,熟悉现代实验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较好地掌握安全学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学科前沿,熟悉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设备,受到独立进行科研及专门技术工作的训练,具有科研创新意识和解决安全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素质结构方面,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力、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审美观、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培养方向
1、化学品危险特性鉴别及定量预测2、化学品制造过程危险辨识与控制3、化学品生产过程高危装置本质安全控制4、化学品重大事故防控5、火灾安全及安全功能材料6、公共安全及应急管理
四、学习年限和学分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总学分最低要求为28学分,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4学分,必修环节4学分。
对于同等学力或转专业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现专业的大学本科主干课程或者加修本学科研究生的主干课程(不少于两门),补修课程只记成绩,不计学分,但应列入个人培养计划。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原则上在1年内完成。
五、课程设置
 
  
   
    |  类别  课程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英文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学期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学位课程 | S001021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Introduction to   Natural Dialectics | 1 | 16 | 1 | 3学分 | 
   
    | S001037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Theory and Practice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 2 | 32 | 1 | 
   
    | S001008 | 学科科技英语写作/实用英语写作 | Academic English   Writing/Practical English Writing | 2 | 40 | 1、2 | 3学分 | 
   
    | S001009 | 综合英语 (六级≥425分可免修) | Comprehensive   English | 1 | 20 | 1 | 
   
    | S001023 | 工程应用数学 |  Engineering Applied Mathematics | 4 | 64 | 1、2 | 4学分 | 
   
    | S001024 | 应用统计 | Application of Statistics | 2 | 32 | 1 | 
   
    | S001025 | 矩阵论 | Matrix Theory | 2 | 32 | 1 | 
   
    | S001026 | 数理方程 | Mathematical Equations | 2 | 32 | 2 | 
   
    | S001027 | 最优化方法 | Optimization methods | 2 | 32 | 2 | 
   
    | S001028 | 随机过程 | Stochastic Process | 2 | 32 | 2 | 
   
    | S001029 | 数值分析 | Numerical Analysis | 2 | 32 | 1 | 
   
    | S001030 | 数学建模 | Mathematical Modeling | 2 | 32 | 1 | 
   
    | S001040 | 中国概况 (留学生课程) |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China | 2 | 32 | 2 | 6学分 | 
   
    | S001041 | 综合汉语(一) (留学生课程) | Comprehensive Chinese I | 2 | 32 | 1 | 
   
    | S001042 | 汉语听力与口语(一) (留学生课程) | Chines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I | 2 | 32 | 1 | 
   
    | 专业基础课 | S012013 | 安全技术与工程* | Safety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 2 | 32 | 1 | 2学分 | 
   
    | S012014 | 化工过程安全* | Process Safety Theory and Safety Design | 2 | 32 | 1 | 4学分 | 
   
    | S012015 | 安全工程数值计算方法* | Numerical calculation method for safety   engineering | 2 | 32 | 2 | 
   
    | S012016 | 火灾学* | Fire   Science | 2 | 32 | 2 | 
   
    | S012017 | 爆炸学* | Explosion   Science | 2 | 32 | 2 | 
   
    | S012009 | 高等传热学 | Advanced Heat Transfer | 2 | 32 | 1 | 
   
    | S012010 | 高等流体力学 | Advanced Fluid   Mechanics | 2. | 32 | 1 | 
   
    | S012011 | 高等热力学 | Advanced   Thermodynamics | 2 | 32 | 1 | 
   
    | S012019 | 典型石油化工过程安全技术 | Process Safety   Technology of Typical Petrochemical Production | 1 | 16 | 2 | 
   
    |       选修课   | 专业选修课 | S013014 | 建筑防火安全设计 | Safety Design of   Building Fireproof | 1 | 16 | 2 | 4学分 | 
   
    | S013016 | 化工装置安全技术 | Safety Technology   of Chemical Equipment | 1 | 16 | 2 | 
   
    | S013026 | 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 | Risk assessment   theory and method | 1 | 16 | 2 | 
   
    | S013018 | 安全科学技术前沿 | The frontier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1 | 16 | 2 | 
   
    | S013020 | 阻燃灭火技术 | Flame Retarding and   Fire Suppression Technologies | 1 | 16 | 2 | 
   
    | S013025 | 过程安全仪器分析 (含实验) | Process Safety   Instrument Analysis | 1 | 16 | 2 | 
   
    | S013027 | 深度学习导论 | Introduction to Deep Learning | 1 | 16 | 2 | 
   
    | 公共选修课 | S004001 | 信息检索 | Information Retrieval | 2 | 40 | 1 | 4学分 | 
   
    | S004002 | 第二外语 |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 2 | 40 | 2 | 
   
    | S004003 | 英语口语 | Oral English | 2 | 40 | 2 | 
   
    | S004004 | 综合能力提升工程 | Comprehensive   Ability promotion Program | 2 | 40 | 2 | 
   
    | S004007 | 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 |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 2 | 40 | 1 | 
   
    | S004008 | 中国传统文化 |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 2 | 32 | 1、2 | 
   
    | 必修 环节 | 学术讲座/报告 |  | 2.00 |  |  | 4学分 | 
   
    | 学术实践 |  | 2.00 |  |  | 
   
    | 备注 | 注:专业选修课可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结合科研题目的需要,可以在全校所有的课程中自由选择。 | 
  
 
 
注:*专业核心课。
六、必修环节管理
1、学术讲座/报告(2 学分)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至少十五次校内外学术研讨活动,其中至少五次为研究生院统一安排的学术研讨活动,至少2次为人文美学素质类讲座,其它由各学院安排,总数至少达十五次者才能取得讲座/报告 2 学分。
2、学术实践(2 学分)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参加研究生科技论坛、研究生暑期学校、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大赛、高级别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或国(境)外交流访学、劳动实践等学术实践活动之一,以及参加校园阳光长跑、体育运动会等活动,才能取得学术实践 2 学分。
七、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见解或创新性,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与管理工作的能力。论文实际工作量一般不少于一年。
学位论文应立题正确、方案可行、具有新颖性,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数据可靠、分析严谨、论证确凿,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论文语言通顺、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其结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2、论文开题
研究生论文选题应经过导师同意。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调查研究等工作,把握本学科领域前人研究成果、国内外现状和发展动态,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研究课题。
研究生开题的时间原则上在培养方案中规定的主要课程结束之后,由研究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研究所确定开题报告时间后,须向学院报送备案。
开题报告字数应在5000字左右;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在8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应占三分之一以上。
开题报告的要求详见《南京工业大学关于研究生开题报告的要求》(南工(2014)研字第17号)。
3、中期考核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工作要求在入学后第四学期完成,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分为硕士研究生个人撰写《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表》和中期检查答辩会两个环节。中期检查具体要求详见《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生中期考核实施细则》。
4、论文评阅与答辩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修满规定学分,可申请答辩。论文具体评阅与答辩要求详见《南京工业大学硕士论文答辩、评阅及学位申请工作细则》。
5、学术成果要求
学术论文除学校认定的超一流期刊外均应以南京工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发明专利、科研奖励等应以南京工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申请硕士学位的科研成果须有导师署名。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应发表一定数量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等学术成果,具体要求见《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科研成果考核办法》。
八、毕业和授予学位标准
毕业和授予学位标准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