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化工生产工艺过程和设备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在无机化工、有机化工和材料化工领域具有竞争优势,能到化工、炼油、医药、农药、材料、能源、军工、冶金、环保、轻工、日化和劳动安全等行业从事研究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和市场开拓所需的高级工程科学和技术人才。在毕业后5年左右,经过自身学习和工作锻炼,能够达到下列职业和专业成就: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交流能力、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
 2.具备安全与环境意识、项目管理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具备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现代化工具能够设计并实施复杂化学工程活动/项目。
 4.具备运用工程背景知识分析、评价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等影响的能力。
 5.具有从事化工及其相关行业从事研究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和市场开拓等能力。
 二、 毕业要求及对培养目标的支撑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在毕业时,通过本科阶段的培养和训练,能够获得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化工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化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化学工程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化工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化工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化工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化工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表1 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情况
 
  
   
    
     |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 |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培养目标5 | 
    
     | 1.工程知识 |  | √ | √ |  | √ | 
    
     | 2.问题分析 |  | √ | √ |  | √ | 
    
     |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 √ | √ |  | √ | 
    
     | 4.研究 |  | √ | √ |  | √ | 
    
     | 5.使用现代工具 |  | √ | √ |  | √ | 
    
     | 6.工程与社会 |  | √ |  | √ | √ | 
    
     |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 √ | √ |  | √ | √ | 
    
     | 8.职业规范 | √ |  |  | √ | √ | 
    
     | 9.个人和团队 | √ |  |  |  | √ | 
    
     | 10.沟通 | √ |  |  |  | √ | 
    
     | 11.项目管理 |  | √ |  |  | √ | 
    
     | 12.终身学习 |  | √ | √ |  | √ | 
   
  
  
 三、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相近专业:制药工程(081302),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081303T),能源化学工程(081304T),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081305T)。
 四、 标准学制与授予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 毕业基本要求与学位授予条件
 毕业基本要求:在弹性学习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成绩合格,达到最低毕业要求的130学分,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
 学位授予条件:本专业毕业生,满足《南京工业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有关规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课程体系结构与各类课程学分要求: 
  
  
 
  
   
    
     | 课程类别 | 必修 | 选修 | 合计 | 比例 | 
    
     | 通识教育(GEC) | 32 | 8 | 40 | 31.0% | 
    
     | 学科基础(DBC) | 44 | 0 | 44 | 34.1% | 
    
     | 专业教育(PEC) | 37 | 0 | 37 | 28.7% | 
    
     | 自主项目(IPC) | 课内自主项目 | — | 8 | 8 | 6.2% | 
    
     | 最低毕业学分 | 113 | 16 | 129 | — | 
    
     | 选修课所占比例 | 选修课程/最低毕业学分=12.3% | 
    
     |  |  |  |  |  |  | 
   
  
  
 六、 专业核心课程
 
  
   
    
     | 课程名称 | 英文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物理化学 | Physical Chemistry | 4 | 必修 | 
    
     | 化工热力学 |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 2 | 必修 | 
    
     | 化工原理 | 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 7 | 必修 | 
    
     | 化学反应工程 |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 2 | 必修 | 
    
     | 传递过程 | Transfer Process | 2 | 必修 | 
    
     | 化学工艺学 | Chemical Technology | 2 | 必修 | 
    
     | 化工设计概论 | Introduction to Chemical Process Design | 2 | 必修 | 
    
     | 化工过程控制 | Chemical Process Control | 2 | 必修 | 
    
     |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Chemical Process | 2 | 必修 | 
   
  
  
 七、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含独立考核的实验课程和实践环节)
 
  
   
    
     | 实践教学环节名称 | 学分 | 学期 | 培养模式 | 
    
     |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B | 2 | 1/2 | 学校 | 
    
     | 有机化学实验C | 2 | 3 | 学校 | 
    
     | 大学物理实验 | 2 | 1/2 | 学校 | 
    
     | 物理化学实验C | 2 | 3/4 | 学校 | 
    
     | 化工原理实验 | 2 | 4/5 | 学校 | 
    
     | 化工设备设计 | 2 | 5 | 学校 | 
    
     |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 2 | 5 | 学校 | 
    
     | 化学工程实验 | 3 | 5/6 | 学校 | 
    
     | 毕业设计 | 2 | 7 | 学校+企业(社会) | 
    
     | 毕业实习 | 2 | 7 | 学校+企业(社会) | 
    
     | 毕业论文 | 12 | 8 | 学校 | 
    
     | 合计 | 33 | - |